24-solar-terms
(require 24-solar-terms) | package: 24-solar-terms |
另又因为lisp极其简单的语法特性,使得汉语编程更容易以之为载体而实现,此二十四节气库即为我的一个尝试,其源码虽构建在racket库之上,但却基于汉语语素来构建了编程语法框架。
二十四节气本质上是完完全全中华文化的体现,中华文化本质上构建在易经的阴阳学说之上。空气混沌本为一物,然在太阳作用之下,冷热两气交互作用,如同阴阳两极,催生春夏秋冬四季,又化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应。
谁曾想,上下五千年后,计算机的0/1世界,lisp的本质思想,却不无都同样揭示出「如此复杂的世界本质上确是极其简单的道的变化的结果」。
source code: https://github.com/yanyingwang/24-solar-terms
refs: check my post
1 Example
> (require 24-solar-terms/jieqi) > 惊蛰 #<节气 惊蛰#3 气温回暖,春雷始鸣>
> 小雪 #<节气 小雪#20 气温下降、降雪结霜>
> 白露 #<节气 白露#15 气温降低,晨露凝结>
> (节气-释义 白露) "白露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165°之时,在公历每年9月7日至9日之间。入秋天气转凉,昼夜温差变大,清晨可以在草木上看见凝结的露珠,「秋属金,金色白,阴气渐重,露凝而白也」,因此称为「白露」。 俗语云:“处暑十八盆,白露勿露身。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,处暑仍热,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,过了十八天,到了白露,就不要赤膊裸体了,以免着凉。 「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」——《诗经》"
> (节气-气候 白露) "气温降低,晨露凝结"
> (节气-农事 白露) "灌水保温"
> (上一节气 白露) #<节气 处暑#14 「秋老虎」、昼夜温差加大,降雨减少>
> (下一节气 白露) #<节气 秋分#16 气温持续降低,温差明显增大>
> 二十四节气
'(#<节气 立春#1 气温回升,乍暖还寒>
#<节气 雨水#2 气温回升,降水增多>
#<节气 惊蛰#3 气温回暖,春雷始鸣>
#<节气 春分#4 阴晴不定,昼夜等长>
#<节气 清明#5 细雨绵绵>
#<节气 谷雨#6 寒潮结束,降水增加>
#<节气 立夏#7 炎暑将临,雷雨增多>
#<节气 小满#8 南北温差缩小、降水增多>
#<节气 芒种#9 雨量充沛、气温升高>
#<节气 夏至#10 暴雨、梅雨天气、高温潮湿>
#<节气 小暑#11 气温升高、旱南涝北、多雷暴天气>
#<节气 大暑#12 高温少雨,多旱涝灾害>
#<节气 立秋#13 「秋老虎」、气温降低>
#<节气 处暑#14 「秋老虎」、昼夜温差加大,降雨减少>
#<节气 白露#15 气温降低,晨露凝结>
#<节气 秋分#16 气温持续降低,温差明显增大>
#<节气 寒露#17 秋风凛冽,初见霜雪>
#<节气 霜降#18 寒风凛冽,露结为霜>
#<节气 立冬#19 降水减少、气温下降>
#<节气 小雪#20 气温下降、降雪结霜>
#<节气 大雪#21 降雪量增大>
#<节气 冬至#22 寒潮暴雪,气温降低>
#<节气 小寒#23 寒潮,显著降温>
#<节气 大寒#24 雨雪天气,大风降温>)
> (require 24-solar-terms/houying) > 东风解冻 #<候应 东风解冻#1/1:冰冻结于冬,遇春风而解散。>
> 雁北乡 #<候应 雁北乡#67/1:小寒五日时,大雁避暖,开始向北迁徙。>
> 麦秋至 #<候应 麦秋至#24/3:又五日,麦子成熟,意味着麦子的秋天已经到来。>
> (候应-名字 麦秋至) '麦秋至
> (候应-释义 麦秋至) "又五日,麦子成熟,意味着麦子的秋天已经到来。"
> (候应-相对排位名 雁北乡) '初候
> 七十二候应
'(#<候应 东风解冻#1/1:冰冻结于冬,遇春风而解散。>
#<候应 蛰虫始振#2/2:蛰,藏也;振,动也;蛰藏之虫,因气至而皆苏动矣。>
#<候应 鱼陟负冰#3/3:陟,升也;鱼当盛寒,伏水底而逐暖,至正月阳气至,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,故曰负。>
#<候应 獭祭鱼#4/1:此时鱼肥而出,水獭开始捕鱼,将捕获的鱼放在岸上。>
#<候应 候雁北#5/2:南方天气回暖,大雁开始自南向北迁徙。>
#<候应 草木萌动#6/3:春雨增多,草木开始抽芽,是为可耕之候。>
#<候应 桃始华#7/1:惊蛰时天气回暖,树木抽芽,桃花在早春时节最先开放。>
#<候应 仓庚鸣#8/2:仓庚,黄鹂也;黄鹂鸟开始鸣唱,迎接春日到来、万物复苏。>
#<候应 鹰化为鸠#9/3:鹰,鸷鸟也;古人认为布谷鸟在秋天会变成鹞鹰,到仲春时节鹰又变成布谷鸟。>
#<候应 玄鸟至#10/1:春分之日天气回暖,燕子从南方越冬归来。>
#<候应 雷乃发声#11/2:这时开始有了雷声,天上的云层活动活跃起来。>
#<候应 始电#12/3:古人认为春季「阳气」增加从而形成闪电。>
#<候应 桐始华#13/1:清明时,白梧桐树开始生长。>
#<候应 田鼠化为鴽#14/2:田鼠感知到兴盛的阳气而变成鴽鸟。>
#<候应 虹始见#15/3:天地阴阳相交达到平衡,雨后出现彩虹。>
#<候应 萍始生#16/1:谷雨时气温升高,水中浮萍开始生长。>
#<候应 鸣鸠拂其羽#17/2:布谷鸟在田间翻飞鸣叫,提醒人们及时播种作物。>
#<候应 戴胜降于桑#18/3:戴胜鸟飞来降落在桑树上,预示着春蚕即将孵化出壳。>
#<候应 蝼蝈鸣#19/1:立夏之日,田间的蝼蛄发出鸣叫声。>
#<候应 蚯蚓出#20/2:又五日,蚯蚓从地下掘土而出。>
#<候应 王瓜生#21/3:又五日,田野间王瓜的果实开始生长。>
#<候应 苦菜秀#22/1:小满之日,苦菜繁茂,农民纷纷采摘、食用。>
#<候应 靡草死#23/2:又五日,茎干柔软的草类因耐受不住炎热而枯死。>
#<候应 麦秋至#24/3:又五日,麦子成熟,意味着麦子的秋天已经到来。>
#<候应 螳螂生#25/1:芒种之日,小螳螂破卵出生。>
#<候应 鹃始鸣#26/2:又五日,百劳鸟飞上枝头鸣叫。>
#<候应 反舌无声#27/3:又五日,百舌鸟(另一说蛤蟆)不再发出声响。>
#<候应 鹿角解#28/1:夏至之日,鹿角脱落,自然界万物更替。>
#<候应 蜩始鸣#29/2:又五日,夏蝉发出鸣叫。>
#<候应 半夏生#30/3:又五日,一种名为「半夏」的药用植物进入生长期,意味着夏天已过去一半。>
#<候应 温风至#31/1:小暑时,凉风已尽,热风迅速将温度升高。>
#<候应 蟋蜂居壁#32/2:小暑五日后,因躲避炎热,蟋蟀等昆虫开始栖居于院落阴影之中。>
#<候应 鹰始挚#33/3:小暑十日后,幼鹰等猛禽开始学习捕食。>
#<候应 腐草为萤#34/1:大暑后,陆生萤火虫在枯草中破卵而出。>
#<候应 土润溽暑#35/2:土地湿润,土地湿润,天气闷热潮湿。>
#<候应 大雨行时#36/3:大暑十日后,时有雷雨天气驱散闷热,开始向立秋过渡。>
#<候应 凉风至#37/1:立秋时,偏北风到来,气候开始凉爽。>
#<候应 白露降#38/2:立秋五日后,清晨时的树叶上开始凝结朝露。>
#<候应 寒蝉鸣#39/3:秋高气爽、食物充足,蝉鸣叫得格外响亮。>
#<候应 鹰乃祭鸟#40/1:处暑时,老鹰开始大量捕食其它鸟类,并且先陈列如祭祀而后食。>
#<候应 天地始肃#41/2:处暑五日后,气温转凉,草木开始枯黄,天地有了肃杀之气。>
#<候应 禾乃登#42/3:庄稼开始大面积成熟,进入繁忙的收割阶段。>
#<候应 鸿雁来#43/1:白露时天气转冷,鸿雁等候鸟迁徙至南方越冬。>
#<候应 玄鸟归#44/2:玄鸟即家燕,春分而来,秋分而去。>
#<候应 群鸟养羞#45/3:鸟儿们知道凛冬将至,纷纷储备食物以度过严冬。>
#<候应 雷始收声#16/1:雷是「阳」的象征,春分后阳气日盛开始打雷,秋分后阴气日盛,因此不再有雷声。>
#<候应 蛰虫坯户#27/3:培通坯,昆虫开始用泥土封住洞穴的入口,抵御低温。>
#<候应 水始涸#38/2:古人认为水的本质是「气」,春季和夏季气盛水涨,秋冬时节气衰,水流也随之干涸。>
#<候应 鸿雁来宾#49/1:秋天大雁等候鸟纷纷迁徙至南方,仲秋率先迁徙的被视为「主」,而晚秋后来者则为「宾」。也有说法认为是「来滨」即迁飞至水边。>
#<候应 雀入大水为蛤#50/2:古人误认为黄雀会在秋天潜入大海,变成蛤蜊,以此度过严寒的冬天。>
#<候应 菊有黄花#51/3:群芳争艳于春夏,唯独菊花在秋天的风霜中盛开,金黄的颜色正对应着秋日丰收。>
#<候应 豺乃祭兽#52/1:豺狼猛兽将猎物摆放在地上,如同在祭天一般。>
#<候应 草木黄落#53/2:「霜降杀百草」,草木的叶子被霜打过之后全部枯黄掉落。>
#<候应 蛰虫咸俯#54/3:寒风凛冽,昆虫停止进食活动,藏在洞穴中开始冬眠。>
#<候应 水始冻#55/1:立冬之日,野外的水面结冰,而冰层尚不坚硬。>
#<候应 地始冻#56/2:又五日,土地因天气寒冷而冻结,但尚未开裂。>
#<候应 雉入大水为蜃#57/3:又五日,野鸡消失踪迹,古人以为其跃入淮水化身为大蛤。>
#<候应 虹藏不见#58/1:小雪之日,天地间的虹气伏而不见。>
#<候应 天气上升#59/2:又五日,清阳之气上升,浊阴之气下降。>
#<候应 闭塞而成冬#60/3:又五日,阴阳之气不再交汇,天地闭塞,万物失去生机。>
#<候应 鹖鴠不鸣#61/1:大雪之日,鹖鴠鸟感受到阴气而不再鸣叫。>
#<候应 虎始交#62/2:又五日,仲冬时节,老虎开始交配。>
#<候应 荔挺出#63/3:又五日,马薤从泥土中抽出新芽。>
#<候应 蚯蚓结#64/1:冬至之日,蚯蚓蜷曲身体,像绳子般相互缠绕。>
#<候应 麇角解#65/2:又五日,麋感到阳气萌生,头上的角脱落。>
#<候应 水泉动#66/3:又五日,深埋于地底的泉水开始流动。>
#<候应 雁北乡#67/1:小寒五日时,大雁避暖,开始向北迁徙。>
#<候应 鹊始巢#68/2:小寒后十日,喜鹊开始筑巢。>
#<候应 雉雊#69/3:小寒后十五日,早春将至,野鸡开始鸣叫。>
#<候应 鸡始乳#70/1:大寒开始,母鸡开始孵化小鸡。>
#<候应 征鸟厉疾#71/2:大寒后十日,鹰隼等猎鸟捕食猎物,补充能量抵御严寒。>
#<候应 水泽腹坚#72/3:大寒后十五日,河水冰冻三尺、坚不可破。>)
> (require 24-solar-terms/convert) > (候应->节气 蚯蚓结) #<节气 冬至#22 寒潮暴雪,气温降低>
> (节气->候应 白露)
'(#<候应 鸿雁来#43/1:白露时天气转冷,鸿雁等候鸟迁徙至南方越冬。>
#<候应 玄鸟归#44/2:玄鸟即家燕,春分而来,秋分而去。>
#<候应 群鸟养羞#45/3:鸟儿们知道凛冬将至,纷纷储备食物以度过严冬。>)
> (节气->二候 白露) #<候应 玄鸟归#44/2:玄鸟即家燕,春分而来,秋分而去。>
> (require 24-solar-terms/shijie) > (car (二十四时节)) #<时节-立春17:03:00(#1)-(东风解冻2020-02-04 蛰虫始振2020-02-09 鱼陟负冰2020-02-14)>
> (上一时节 (caddr (二十四时节))) #<时节-雨水12:57:00(#2)-(獭祭鱼2020-02-19 候雁北2020-02-24 草木萌动2020-02-29)>
> (二十四时节)
'(#<时节-立春17:03:00(#1)-(东风解冻2020-02-04 蛰虫始振2020-02-09 鱼陟负冰2020-02-14)>
#<时节-雨水12:57:00(#2)-(獭祭鱼2020-02-19 候雁北2020-02-24 草木萌动2020-02-29)>
#<时节-惊蛰10:57:00(#3)-(桃始华2020-03-05 仓庚鸣2020-03-10 鹰化为鸠2020-03-15)>
#<时节-春分11:50:00(#4)-(玄鸟至2020-03-20 雷乃发声2020-03-25 始电2020-03-30)>
#<时节-清明15:38:00(#5)-(桐始华2020-04-04 田鼠化为鴽2020-04-09 虹始见2020-04-14)>
#<时节-谷雨22:45:00(#6)-(萍始生2020-04-19 鸣鸠拂其羽2020-04-24 戴胜降于桑2020-04-29)>
#<时节-立夏08:51:00(#7)-(蝼蝈鸣2020-05-05 蚯蚓出2020-05-10 王瓜生2020-05-15)>
#<时节-小满21:49:00(#8)-(苦菜秀2020-05-20 靡草死2020-05-25 麦秋至2020-05-30)>
#<时节-芒种12:58:00(#9)-(螳螂生2020-06-05 鹃始鸣2020-06-10 反舌无声2020-06-15)>
#<时节-夏至05:44:00(#10)-(鹿角解2020-06-21 蜩始鸣2020-06-26 半夏生2020-07-01)>
#<时节-小暑23:14:00(#11)-(温风至2020-07-06 蟋蜂居壁2020-07-11 鹰始挚2020-07-16)>
#<时节-大暑16:37:00(#12)-(腐草为萤2020-07-22 土润溽暑2020-07-27 大雨行时2020-08-01)>
#<时节-立秋09:06:00(#13)-(凉风至2020-08-07 白露降2020-08-12 寒蝉鸣2020-08-17)>
#<时节-处暑23:45:00(#14)-(鹰乃祭鸟2020-08-22 天地始肃2020-08-27 禾乃登2020-09-01)>
#<时节-白露12:08:00(#15)-(鸿雁来2020-09-07 玄鸟归2020-09-12 群鸟养羞2020-09-17)>
#<时节-秋分21:31:00(#16)-(雷始收声2020-09-22 蛰虫坯户2020-09-27 水始涸2020-10-02)>
#<时节-寒露03:55:00(#17)-(鸿雁来宾2020-10-08 雀入大水为蛤2020-10-13 菊有黄花2020-10-18)>
#<时节-霜降07:00:00(#18)-(豺乃祭兽2020-10-23 草木黄落2020-10-28 蛰虫咸俯2020-11-02)>
#<时节-立冬07:14:00(#19)-(水始冻2020-11-07 地始冻2020-11-12 雉入大水为蜃2020-11-17)>
#<时节-小雪04:40:00(#20)-(虹藏不见2020-11-22 天气上升2020-11-27 闭塞而成冬2020-12-02)>
#<时节-大雪00:09:00(#21)-(鹖鴠不鸣2020-12-07 虎始交2020-12-12 荔挺出2020-12-17)>
#<时节-冬至18:02:00(#22)-(蚯蚓结2020-12-21 麇角解2020-12-26 水泉动2020-12-31)>
#<时节-小寒05:30:00(#23)-(雁北乡2020-01-06 鹊始巢2020-01-11 雉雊2020-01-16)>
#<时节-大寒22:55:00(#24)-(鸡始乳2020-01-20 征鸟厉疾2020-01-25 水泽腹坚2020-01-30)>)